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25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生态环境部在这天联合发布了一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典型案例。据介绍,目前,《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已在征求各相关部门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意见。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表示,为完善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回应检察公益诉讼司法实践需求,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已经将检察公益诉讼法列入初次审议项目。目前,《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已在征求各相关部门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将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好相关工作,推进检察公益诉讼专门立法工作,为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办案提供系统性法律保障。
徐向春表示,检察机关会持续将生态环境领域作为公益诉讼检察办案的重中之重,锲而不舍推动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机制,通过共建生态环境修复基地,联合开展普法宣传、警示教育、典型案例评选等措施,与人民检察院协同推进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及时有效开展。
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2025年7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8.6万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7.2万件、民事公益诉讼1.4万件;共提起公益诉讼7500余件,约占全部领域提起公益诉讼案件的57.6%。2018年1月至2025年7月,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共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约5.69万件,涉及赔偿金额约334亿元,推动一大批受损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哪个股票平台最正规,股票配资炒股公司,配资台平台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